正值暑假,在上海市中心的南京路步行街上,多家以“追憶童年”為主題的“懷舊小賣部”生意火爆。店鋪內陳列著許多“80后”“90后”熟悉的老品牌,包括汽水、泡泡糖、干脆面等等。然而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店內銷售的一些小零食,打著“回味童年”的幌子,販賣低俗的“惡趣味”?!按遆丹”“腎X寶”“艷X丹”……這些糖果包裝上的名稱五花八門,低俗不堪。如果沒有店員的解釋,消費者壓根不知道盒子里賣的究竟是什么“藥”。店員告訴記者,這些盒子里裝的都是奶糖,并沒有真正的藥效。(8月15日 上觀新聞)
自懷舊零食爆火以來,關于它的吐槽一直不斷:價格昂貴,無生產日期,信息不明……如今低俗包裝問題再次爆雷,這讓人不禁呼吁:別讓走偏的生意經毀了“兒時味道”。
不可否認,懷舊零食店之所以能夠吸引人,正是因為其打動了人們對于童年的深深懷念和情感共鳴。童年是純真的,承載著熟悉的記憶和味道。而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隨著科技的大舉“入侵”,人們的生活仿佛開啟了“倍速模式”。當認知速度與生活節(jié)奏脫節(jié),消費者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對“熟悉物”的期待,期待美好重現(xiàn)。
于是,人們選擇踏入懷舊零食店,讓門上掛著的流動紅旗、門口的老式自行車、充滿年代感的懷舊海報等帶自己重回小時候;讓咪咪蝦條、小當家干脆面、大白兔、北冰洋等貨架上的物品,帶自己穿梭回逝去的歲月,變回那個躊躇滿志、英勇無畏的少年??梢哉f,懷舊零食店的出現(xiàn),正好契合了人們懷念“從前車馬慢”的集體記憶。
然而,在商業(yè)化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,懷舊零食店雖身披“情懷”的外衣,其核心目的依舊是“消費轉化”??藙阡J指數(shù)研究院發(fā)布的《2022年年輕人生活消費觀察——食品飲料篇》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有94.7%的年輕消費者會因為懷舊心情而購買小時候的零食、飲料。如果買到的食品能夠和記憶中的童年味道重合,甚至會長期復購。由于懷舊的傳統(tǒng)味道能給人帶來共鳴,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從食品飲料中尋求舒適感和熟悉感,商家基于消費者的情感需求,通過再現(xiàn)童年零食的視覺元素和場景符號,喚醒群體的集體記憶,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。
在消費指向下,一些商家開始用不正當?shù)摹吧饨洝贝颉扒閼雅啤?,找人設計“催情丹”“腎虧寶”“艷遇丹”等迎合惡俗趣味、吸引眼球的低俗商品包裝,絲毫不顧這些低俗包裝產生的惡劣影響;為了更高昂的利潤,部分商家把目光瞄準價格低廉的食品,這些食品往往沒有成型的品牌,因為口味刺激或新奇而火及一時,食品安全難以保障。這種行為成為一種慣性,傷害的不僅是一代人的情懷,也是懷舊零食店的行業(yè)信譽。最終,“回憶殺”會變成“宰客廠”,“爺青回”會淪為“夢醒了”,“懷舊零食”會成為“變了味兒的童年記憶”。
情懷的生意絕非長久之計。對于商家而言,打懷舊牌只能帶來短期的利益,但究其根本,消費者選擇和信任一個品牌的基礎是誠信與安全。無論是懷舊風格還是新鮮創(chuàng)新,商家都必須確保產品不損害消費者身心健康,這是做生意的“紅線”,也是“高壓線”,別讓走偏的“生意經”毀了“兒時味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