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名片】
朱峰,嘉興市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、南湖區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會長,浙江大華包裝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。接過父輩的接力棒,他用新時代青年創業者的奮斗、責任、擔當,續寫企業發展新精彩;用國際化視野、改革創新精神,讓傳統制造走向智能智造;用敢闖敢拼、敢想敢為的魄力,讓老樹發新枝生機勃發,一路領跑包裝行業。
【創業故事】
經過黏合、烘干塑形等工序,一筒筒原紙在自動生產線上變成一卷卷紙板,隨后去邊、剪裁、打印……最終變成包裝紙箱。與繁忙的生產場景形成反差的是,整個車間工作人員寥寥無幾。位于余新鎮的浙江大華包裝集團有限公司,這家曾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,如今生產線自動化率已達90%,并加速向“無人工廠”靠攏。
這就是國內包裝行業的“常青樹”——大華包裝。孜孜不倦地創新、奮斗、奉獻,作為該企業的“創二代”,這幾年來,朱峰接力父輩不忘創業初心,堅持打造包裝行業里的高精產品,在轉型升級中煥發傳統產業“第二春”,用近四分之一的勞動力創造了新的產能巔峰,打開了發展新局面。
20世紀80年代,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,大華包裝如雨后春筍迅速成長,成為中國包裝行業龍頭企業、浙江省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。作為紅船起航地的本土企業,公司創始人、董事長朱福觀深感這份來之不易的機遇,源于黨的改革開放政策,來自中國共產黨的有力領導。
2007年,朱福觀的一通電話讓朱峰放棄了在深圳5年打拼的成果,毅然回到嘉興“接棒”。時代的發展讓包裝產業從曾經的新興產業變為傳統產業,作為生活必需品,紙板、紙箱不可替代。如何把凝結父親一輩子心血的“江山”守牢、守好?朱峰用現代化的生產方式、管理方式,全方位進行改革創新。
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,員工老齡化、生產成本上升、利潤大幅壓縮等傳統產業普遍出現的問題,朱峰抓牢綜合競爭實力提升,轉變管理方式,從“人治”向制度化轉型;轉變生產方式,“機器換人”提升生產效率。
2014年,大華包裝從原來的舊廠區搬遷到新廠區,一次性投入1300多萬元用于購買最新的環保處理設備,每年花費近300萬元進行維護。近兩年里,大華包裝又投資近3000萬元,引進全自動設備印刷模切一體機、壓線模切一體機等,去年底,原先半自動化的運輸環節也實現了軌道物流全自動。眼下,打包裝備的機械手正在采購中,預計到今年5月底紙箱裝訂打包也將實現全自動。
“增加自動化設施可以降低人力成本,產品檔次也明顯提升。”朱峰說,廠里工人已從原來的近2000人減少到目前的460人左右,實現了產能規模不減、生產效率翻倍增加,在智能轉型之路上,大華包裝不斷走深。
在大華包裝的生產車間里,農夫山泉所用的包裝盒在這里生產。“農夫山泉在選擇與我們合作前,多次考察我們廠區、生產車間、設備等,對我們企業進行了整體評估后選擇了我們。”朱峰說。
除了農夫山泉,真真老老粽子等食品類、飲料類客戶,慕思寢具、喜臨門等家具類品牌也成為大華包裝的“粉絲”。慕思寢具華東區生產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:“我們總部產品的包裝都是跨省、跨區域定制的,品質要求高、規格需按照產品定制,現在大華包裝就在嘉興工廠邊上,既節約了運輸成本,又保障了品質,滿足了我們上下游產業鏈的需求。”在落戶南湖區余新鎮后,慕思寢具第一時間就選擇了與大華包裝合作。
從普通的紙板、紙箱做起,如今的大華包裝在行業內名氣響當當,在客戶需求提升、競爭激烈的背景下,始終走在國內包裝行業前沿。去年雖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,但大華包裝年產值仍達到了15億元,今年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,其中包裝板塊預計增長達50%。